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个人中心 / 联系客服 / 网站地图
平台首页 养生资讯 食疗养生 运动养生 理疗养生 母婴常识 中医偏方 健康商城
食疗养生 http://www.hyyqt.com#http://www.zhongshijiankang.com
如何吃荔枝不上火?灭火有7招【水果营养功效】
发布时间:2025/3/27 2:34:17 发布人:我爱养生 点击:185

  荔枝的功效与作用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忘记、神疲等症。能够增强免疫功能荔枝肉含丰富。作用的物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适宜。荔枝还能消肿解毒,止血止痛荔枝除广为人知的滋补作用外,还可用于外科。荔枝果实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效和滋补作用。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荔枝干、糖水荔枝罐头、荔枝汁、速冻荔枝、荔枝酒等。荔枝花量多,花期长,泌蜜量大,是良好的蜜源果树。

lizhi_19978900_xxl

  1.盐水浸泡

  将剥掉外壳的荔枝,但是不要将白色的那层薄膜也剥掉,冲洗干净之后,浸泡进30%的盐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就能够取出,剥开白色薄膜就能吃了,经过盐水的浸泡之后很大程度的将荔枝的火气降低了。如果一次性浸泡很多的荔枝,希望可以保存更长时间的话,可以直接将白色薄膜也一起剥掉,然后果肉浸泡在淡盐水中,同样浸泡一个小时即可,然后取出放入保鲜盒中,放进冰箱冷冻层即可。

  2.吃掉果膜

  我们在剥荔枝壳的时候,果肉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膜,有点涩涩的口感,一般我们都是将它剥掉的,但是如果要防止上火的话建议将薄膜也一起吃掉,然后吃完荔枝之后将荔枝蒂部凹进去的果肉白色的蒂状部分也一起的吃掉,同样可以防止上火。

  3.每次不宜超10颗

  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也不宜超过10颗,尤其是儿童每次吃3~4颗即可,不可过量。而阴虚燥热、湿热偏盛体质的人不宜吃荔枝,糖尿病患者以及容易胀气的人也需慎吃。正在长青春痘、伤风感冒、急性炎症等症状的人不宜吃荔枝,会加重病症。

  在吃荔枝的同时,要吃一些面包、饼干等淀粉类食物,这样能保证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避免上火。

  4.享用“露珠红荔”

  露珠荔枝就是在天亮之前,趁着露水还没有退的时候,从树上新鲜摘下来的荔枝,这些荔枝吸收了一天的阳光,然后经过一个晚上的温凉,因此热性已经消减了,不但味道会更加的鲜美,而且还不会有上火的问题哦。

  5.喝点盐水

  在吃荔枝之前可以适量的喝掉盐水或者夏枯草凉茶、冬瓜汤、绿豆汤等降火的食物,可以有效的预防上火。或者用20~30克的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可以有效的预防荔枝病。

  6.生长在东边树冠的荔枝

  因为荔枝是长日照果树,喜欢西边的阳光,果实也是从西边开始成熟的,因此长在西边的荔枝会特别的甜,但是却会更加的燥火。因此怕上火的话,可以选择生长在东边树枝上的荔枝,比较温和。

  7.冷藏过的荔枝

  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用容器盛载,沉于水井或放于冷泉(水)中,隔夜取食,可不上火。且能化燥气而能补阴。清代大诗人屈大均有诗云:“露井寒泉百尺深,摘来经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华冷,多食令人补太阴。”

相关信息
○ 中午吃红薯抗癌又减肥【饮食习惯】○ 春季小儿饮食 调养有新主张【春季饮食】○ 掌握这几招可解食物之毒【生活技巧】○ 抓紧时间腌糖蒜【鱼蛋肉营养功效】○ 牛奶什么时候想喝都可以【饮食习惯】○ “颠倒饮食”减肥法更有效【饮食新知】○ 烤肉配木瓜汁解毒防癌【营养搭配】○ 中秋节吃月饼,一天别超过这个量!【营养搭配】○ 春节将至小心肠胃 不易消化的食物【春季饮食】○ 健康晚餐的三个“黄金法规”【饮食习惯】○ 为什么说“鱼生火”【鱼蛋肉营养功效】○ 吃肉对维持女性的充沛精力十分重要【鱼蛋肉营养功效】○ 红薯叶被称为“长寿果”!重点提醒:这4类人最好一口都别碰【疾病调理】○ 洗葡萄加点醋保鲜【食材选购】○ 酸奶搭配哪些食物最好吃?这样搭配营养又美味【营养搭配】○ 吃蓝莓能防癌【鱼蛋肉营养功效】○ 不吃早餐危害多 与家人共进早餐更欢乐【饮食习惯】○ 4种吃法扰乱代谢【鱼蛋肉营养功效】○ 反季水果这样鉴别【食材选购】○ 拯救肠胃, 假后清肠误区抢先看【饮食习惯】○ 冬天应该多吃这几类黑色食物【饮食习惯】○ 为什么有的羊肉不膻【鱼蛋肉营养功效】○ 旅行中吃水果需要特别注意【水果营养功效】○ 干燥春季防燥饮食有妙方(图)【春季饮食】○ 蒙牛奶被篡改日期 专家称细微变质消费者难辨别【食品安全】○ 为什么总是喝水都长肉?【鱼蛋肉营养功效】○ 吃个梨,帮你保护“人体净化器”【水果营养功效】○ 莲子的食疗调理作用:温肾健脾促凝血【疾病调理】
版权所有2007-2025 © 【混元易气堂】中式健康网·传递健康养生正能量  [http://www.hyyqt.com#http://www.zhongshijiankang.com]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808-961 电子邮箱:1025077479@qq.com
网站备案号: 冀ICP备2021023722号-
★致力于全民大健康的专业健康资讯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防网络诈骗  百度大联盟绿色认证  网站ICP备案  网络110报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