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台首页 养生资讯 食疗养生 运动养生 理疗养生 母婴常识 中医偏方 健康商城 |
养生资讯 | http://www.hyyqt.com#http://www.zhongshijiankang.com |
冲泡红茶的基本技巧【烹饪技巧】
发布时间:2025/7/30 12:43:20 发布人:我爱养生 点击:109
器具选择:饮热的纯红茶,一般宜选用精美的细花瓷壶和细瓷杯配以瓷茶盘为组合,这样比较温馨并富有情趣。饮冰纯红茶,可选用瓷壶泡后,冲入有冰块的玻璃杯内饮用。 水的选择:红茶的香气和味道会因水质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要冲泡出一壶香气袭人的美味红茶,属软水性质的自来水可说是最合适不过了。再讲究一点,如果能选用净水器过滤的话,就会更为妥当合适。 茶量以每杯(200毫升的标准杯)2.5 克为宜。可根据客人多少来计量,但是用壶冲泡红茶时,最少一壶的投茶量应在5克,如果茶叶太少,即使少冲水也无法充分发挥出红茶的香醇味。 冲泡程序(以2杯为例) ① 新鲜过滤的自来水放入水壶内加热 ② 在烧水时,把茶杯、茶壶温热。 ③ 用茶匙取5克红茶置入瓷壶 ④ 待水初沸后30秒,一气呵成向茶壶中冲入约380ml的开水(其中有10%会被干茶吸收) ⑤ 盖上壶盖用茶巾焖茶3~4分钟。 ⑥ 打开壶盖用茶匙轻轻搅拌后,用过滤网把茶汤滤入茶杯。 ⑦ 奉茶品尝 茶与水的用量 泡茶时,泡茶要掌握好茶与水的用量比例。家庭泡茶大多是凭经验行事。对茶叶和沸水用量的配比也应酌情而定。通常,一只200毫升白色有柄瓷杯,放入3克左右的茶叶,冲上沸水250毫升即可。冲泡时先冲上三分之一杯沸水,少顷,再冲至七八成满。红茶以每克泡50毫升的沸水为好。茶与水的用量之比,还要因人而异。如果饮 茶者是体力劳动者,可以适当加大用茶量,泡上一杯浓茶汤;如果饮茶者是脑力劳动者或无嗜茶习惯的人,可以适当少放些茶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如果没有饮茶习惯者,可泡上一杯浓淡适中的茶汤。 泡茶水温的掌握 泡茶时,水温的高低是泡好一杯茶的关键。水温过高,茶叶被烫熟发黄,茶汤失去鲜爽感,茶叶的色香味形全被破坏。水温过低,茶叶浮在汤面上,香气低,汤色浅,滋味淡,无法体现茶叶的色、香、味形的特征。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0%,表明冲泡茶的水温高,茶叶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种类和制茶原料有关。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宜用沸水直接冲泡; (如武夷岩茶)。冲泡红茶,通常为90℃左右沸水冲泡,高档细嫩名优红茶,如果用沸水冲泡,会使茶的叶色和汤色变黄,维生素C等营养物遭到破坏,使茶的清香和鲜爽味减少。所以,一般采用100℃左右的沸水冲泡,至于用单个茶芽制成的一些特级名茶(白毫银针),用80℃左右的水冲泡就可以了。 冲泡红茶通常为90℃的温度,冲水后须马上加盖焖茶,以保持红茶品质的芬香。 掌握泡茶时间 泡茶叶时,如果时间太短,茶汤会淡而无味,香气不足;如果时间太长,茶汤太浓,茶色过深,茶香也会因飘逸而变得淡薄。茶汤的滋味会随着冲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在不同时间段,茶汤的滋味、香气也会不同。 实验表明,用沸水泡茶,首先浸出物是维生素、氨基酸、咖咖碱。大约到3分钟后,茶汤滋味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刺激味,随着茶叶浸泡时间的延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陆续被浸泡出来,大约浸泡到5分钟后,茶汤鲜爽味减弱,苦涩味相对增加。所以,冲泡红茶头泡茶以冲泡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从第二泡起,每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可使茶汤浓度大致相同。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不但与漫泡时间长短有关,还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式有关。通常细嫩的茶叶比粗老茶叶容易浸出,冲泡时间宜短些;松散型的茶叶比紧圧茶叶容易浸出,冲泡时间宜短;红碎茶的茶叶比完整型的茶叶容易浸出,冲泡时间宜短。红碎茶包切成颗粒很容易将茶中的内含物冲泡出来,所以一般能冲泡一次,最多二次。 泡茶续水次数 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时间不一样,茶叶第一次冲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冲泡时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冲泡时,能浸出约10%,第四次冲泡时,只能浸出2%~3%,所以大凡工夫红茶的条形茶,最好只冲泡2~3次。 红茶的红碎茶,由于在加工鲜叶时,经充分揉捻切细,只能冲泡一次,就能使茶汁充分浸泡出来。 |
相关信息
○ 武汉市将对外公示消毒餐具卫生等级【饮食资讯】○ 热刀切食物 不容易掉屑【烹饪技巧】○ 女人皮肤发黄是什么原因?都由什么原因导致?【中医常识】○ 男生皮肤松弛该怎么办?皮肤松弛怎么缓解?【中医常识】○ 多吃蒸菜、凉拌菜给肝减肥【烹饪技巧】○ 卫生部批准人参作为新资源食品【饮食资讯】○ 进口食品标识混乱 部分系国货披洋外衣【饮食资讯】○ 老中医教你面诊 解读观眉识病【中医常识】○ 排卵不规律?3种方式助你准确计算排卵时间【中医常识】○ 中药热敷减肥注意事项有哪些【中医常识】○ 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障?【饮食资讯】○ 怎么让皮肤变白,皮肤变白的小妙招【中医常识】○ 高压低压脉搏多少正常?脉搏的正常范围是多少【中医常识】○ 食物战士能除亚硝酸盐 大葱熟吃比生吃更健康【烹饪技巧】○ 尿道炎感染是怎样引起的?5大因素易引发【中医常识】○ 脉搏快好还是慢好?在哪个范围内最好?【中医常识】○ 炒美味土豆丝必学4绝招 急火快炒【烹饪技巧】○ 煲汤时间越长越好吗 煲汤时间多长时间最好【烹饪技巧】○ 燕麦能壮阳吗?燕麦血钻能补肾壮阳吗?【中医常识】○ 补肾壮阳的运动有哪些?怎么才可以补肾【中医常识】○ “两盖盐”法则全家少吃盐【烹饪技巧】○ 气滞血瘀黄褐斑怎么调理?注意休息!【体质养生】○ 脚趾头发麻是怎么回事?四原因最典型【中医常识】○ 怀孕脉搏有什么不同?孕初期该如何养护【中医常识】○ 小小雷火灸的大大用途【体质养生】○ 花粉过敏怎样治疗?怎么预防?【中医常识】○ 今天你的胸部排毒了么?乳房怎么排毒?【中医常识】○ 血压低至50后是不是真的会休克?【中医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