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台首页 养生资讯 食疗养生 运动养生 理疗养生 母婴常识 中医偏方 健康商城 |
养生资讯 | http://www.hyyqt.com#http://www.zhongshijiankang.com |
脾湿“生百病”! 祛脾湿必知的一些中药美食【体质养生】
发布时间:2025/3/22 8:20:46 发布人:我爱养生 点击:171
脾湿,则运化失健,消化、吸收精微营养物质的能力衰退,机体得不到日常营养所需必日渐衰败,固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既然,脾脏如此重要,脾湿要如何祛除呢? 1.茯苓薏米山药粥 中国历来讲求药膳同源,对于脾湿患者来说,有一款粥绝对值得推荐---茯苓薏米山药粥。茯苓,性平,味甘,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薏米,性甘,微寒,能健脾祛湿,利水消肿,清热排脓,还可帮助保持皮肤细腻光泽;山药,味甘,性平,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膳。 茯苓薏米山药粥,在祛脾湿的同时,又对脾胃进行了滋补,脾胃不和之人可以多试试。 2.艾灸足三里 祛脾湿,穴位刺激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如足三里穴。足三里是治脾胃病的第一要穴,它位于小腿外侧,膝盖凹陷处正下方三寸(以拇指贴于膝盖凹陷处,向下四指宽的无名指指尖位置),点按时有强烈酸胀感。刺激足三里,对于脾湿引起的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泄泻、痢疾、失眠、水肿等都有较好的作用。刺激足三里,以艾灸为宜,睡前艾灸15-30分钟,能很好的帮助去除脾湿,调和脾胃,增强免疫力。 3.中成药选用 脾湿分寒湿和湿热两种。寒湿通常来说,舌色淡白湿润多津,舌体胖嫩,常见症状如,腹胀满、欲呕、头身困重、肢体肿胀、小便短小,女性白带量多;湿热则舌红,舌苔黄腻,常见症状如腹胀发闷、恶心、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面色发黄、小便短黄、便溏不爽等。 脾寒湿,可用附子理中丸,其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对脾胃虚寒、腹痛、腹冷、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有治疗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 脾湿热,可用藿香正气水进行调理,其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祛湿热的作用。此外,也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祛湿清热,对于湿热下痢或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
相关信息
○ 如何做出美味炒饭?【烹饪技巧】○ 肺纤维化怎么得的?3个不良因素易引起【中医常识】○ 瘀血体质的症状是什么?这三点最常见【体质养生】○ 盲肠是什么?盲肠的位置在哪【中医常识】○ 冬季保健怎么做?4个冬季养生好方法【体质养生】○ 我国制定首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饮食资讯】○ 头发油咋办?5个方法帮你控油【中医常识】○ 什么体质不容易怀孕?该怎么调理?【体质养生】○ 脸上长斑怎样去掉,教你一个省钱祛斑效果又好的方法【中医常识】○ 豆花泡馍的营养价值及正宗做法【烹饪技巧】○ 失眠多梦喝什么茶?8种茗茶助你好眠【中医常识】○ ★★国务院:2021-2025年,大健康产业迎来真正爆发期!★★○ 扁平足该如何挑选合适鞋子?【中医常识】○ 胖人是什么体质?易胖的人应该怎么减肥?【体质养生】○ 头晕多梦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办?【中医常识】○ 睡不着怎么办?哪些小妙招可以 助眠【中医常识】○ 裸睡对女生的好处,这三点最典型【中医常识】○ 雪莲果汤怎么做?雪莲果汤的家常做法【中医常识】○ 大三阳是什么病?严重吗?【中医常识】○ 艾灸关元穴治疗嗜睡症【体质养生】○ 小孩花粉过敏怎么办?要注意什么?【中医常识】○ 常说的阳性体质究竟是什么体质?【体质养生】○ 脾虚吃什么食物比较好,脾虚按摩什么穴位【体质养生】○ 阴虚火旺长痘痘怎么办?应注意哪些?【体质养生】○ 放酱油:烧鱼烧肉早放【烹饪技巧】○ 手臂美白小妙招 美白效果真是太神奇了!【中医常识】○ 艾灸养生:不知道灸多久?【体质养生】○ 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饮食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