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个人中心 / 联系客服 / 网站地图
平台首页 养生资讯 食疗养生 运动养生 理疗养生 母婴常识 中医偏方 健康商城
食疗养生 http://www.hyyqt.com#http://www.zhongshijiankang.com
吃太饱加速大脑衰老?盘点撑出来的十种病【饮食习惯】
发布时间:2025/4/2 21:33:01 发布人:我爱养生 点击:148

  所有人都有吃撑的经历

  “吃了吗”,这句国人打招呼时最常说的客套话,足以说明人们对吃的重视。“谁能不吃饭呢?只是现代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吃得越来越好才带来了问题。”专家说。随机调查发现,所有人都有过吃撑的经历,更有人表示,几乎每天都有吃太撑的时候。

  人们吃多的场合,则多见于以下几个。第一是自助餐。食物选择丰富,再加上抱着要吃够本的心态,让不少人戏称为“饿得扶墙进,吃饱扶墙出”。第二是商务宴请,因为持续时间长,干坐着太没意思,只能不停吃,不知不觉就多了。第三是朋友聚会,有酒有肉加上心情大好,最后肚皮就圆滚滚的了。第四是工作太忙吃得太急。从开始进食到大脑接到饱的信号需要20分钟,很多人通常用不了10分钟就解决一顿饭,这种情况也容易吃撑。第五是压力太大,许多人饮食不规律,只有在较为放松的晚上才能好好吃顿饭,非常容易吃撑着。

  健康教育专家说:“远古时代,胃除了消化外,还发挥着储备的功能,吃饱一顿饿三天也没问题;而现在人们天天有的吃、顿顿吃得好,如果一个人的胃每天能容纳1斤的食物,只需填充一半,就足够其一天所需了。否则,只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盘点撑出来的十种病

  1、肥胖: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洪昭光说。

  2、胃病: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3、肠道疾病:中国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4、疲劳: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5、癌症:日本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

  6、老年痴呆:日本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7、骨质疏松: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8、肾病: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9、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10、神经衰弱: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相关信息
○ 打蜡水果如何清洗【饮食习惯】○ 吃红薯别超3两【饮食习惯】○ 藕汁熬三七可以缓解胃溃疡【疾病调理】○ 饮食科学营养每一天【饮食习惯】○ 每天写个“喝水日记”【饮食习惯】○ 调查发现:洋葱大蒜让女性乳腺癌风险降低67%!可以每天吃吗?【疾病调理】○ 蛇越毒,酒越好?男子被酒中泡3个月的蛇咬中毒,为何蛇没有死?【饮食误区】○ 油价要涨 挑选食用油6注意【食材选购】○ 不得不抗拒的“柚”惑【水果营养功效】○ 风寒感冒重在散寒 初期食疗要分清“寒”和“热”【疾病调理】○ 喝茶养生?要注意泡茶方式还有防骨质疏松【饮食习惯】○ 春季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春季饮食】○ 吃对食物更暖和【营养搭配】○ 哪些人不宜喝菊花茶?【饮食习惯】○ 红薯要怎么吃才更营养?【营养搭配】○ 颜色太艳的酱卤肉要留神!【鱼蛋肉营养功效】○ 猪油不健康,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这种说法靠不靠谱?涨知识了【饮食误区】○ 水果皇后草莓营养价值高【水果营养功效】○ 老吃精白米爱得糖尿病【饮食新知】○ 饮食中易犯的错误【饮食习惯】○ 羊肉味美并非所有人都能吃【鱼蛋肉营养功效】○ 这些隐藏很深的营养高手,你认识吗?【鱼蛋肉营养功效】○ 怎么吃都依然觉得饿,真凶已经被找到【饮食习惯】○ 有效鉴别松花蛋质量的三种方法【食材选购】○ 立春吃萝卜的传说【春季饮食】○ 预防腹部胀气该如何饮食【饮食习惯】○ 涨姿势!煮鸡蛋有玄机 这8个错误操作勿犯【饮食习惯】○ 木瓜可解除食物中的油腻【水果营养功效】
版权所有2007-2025 © 【混元易气堂】中式健康网·传递健康养生正能量  [http://www.hyyqt.com#http://www.zhongshijiankang.com]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808-961 电子邮箱:1025077479@qq.com
网站备案号: 冀ICP备2021023722号-
★致力于全民大健康的专业健康资讯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防网络诈骗  百度大联盟绿色认证  网站ICP备案  网络110报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