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开始思考:病毒最初是如何传播的?
近日举行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公关组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示:“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说来源于野生动物。尽量少养,更不能去吃!”
而此前爆发的禽流感、巴厘岛爆发非洲猪瘟,肉制品不断遭遇信任危机,残酷的“教训”也正倒逼着国人改变传统的饮食结构。近年来,消费者不断寻找肉类替代品,在国外,植物基膳食已经开始流行,不少国内外企业也早经开始布局。徽记食品董事长吕金刚甚至认为,2020年将开启中国植物基膳食元年。
暂时受困的物流和人员
“植物肉”,也叫“人造肉”。作为肉制品的高仿版,植物基食品在国内外都变得越来越常见。
在美国,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鸡块、赛百味的三明治、雀巢的香肠纷纷开始引入“植物肉”食材。而在中国,双塔集团推出国内首款“人造肉月饼”,百草味宣布上市用植物蛋白制成的“人造肉肠”,金字火腿推出“植物肉”新品,一些植物基食品已经从实验室走向餐桌。
然而,疫情的来临,也给植物肉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几个月前,“星期零”和某茶饮品牌联合推出了3款人造肉未来汉堡,不到一小时即被抢购一空。随着疫情的爆发,全国范围内的餐饮企业陆续暂停营业,“星期零”的整体销售量也受到不小影响。国内植物肉品牌“星期零”属于产业下游企业,据媒体报道,“星期零”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及生产基地的人造肉企业,主要面向餐厅供应人造肉原材料。“星期零”联合创始人Vivian表示,原先定于2月和3月的合作均告延期,受物流困难的影响,相关业务推进也受到阻碍。
一家名为“Strive Green”(绿志)的植物奶创业公司,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该公司的植物奶产品主要从意大利进口,为无添加发酵米奶,是替代牛奶的健康低敏饮品。
联合创始人兼运营总监温洪涛表示,作为一家小公司,持续的疫情有可能会让公司活不下去,国际和国内物流的不畅也给公司带来了很大影响。加上奶制品受物流运送时间的局限,公司已经被迫退掉部分货物。
一荣则荣,一损俱损,终端企业的销售额决定着中上游企业的营收。在疫情爆发之后,“星期零”的销售量降低,生产制造商的营收也相应降低。Vivian表示,公司目前虽然已经开始复工,但中上游的不少企业因为条件受限,大多还没有复工。
去年以来,鸿昶生物和“星期零”一直是“紧密合作”的关系,为其提供植物肉半成品。鸿昶生物是以精选各类植物蛋白,从事素食食品加工的龙头厂商。“一个是人员的问题,一个是物流的问题。”鸿昶生物副总经理邱浩宸表示,由于大部分员工尚未复工,再加上国际、国内物流不畅通,需要的原料无法顺利运到工厂,企业的上游原材料运输和下游企业订购运输成了问题。
豌豆蛋白是“人造肉”的主要原料之一,对于提供原料的上游企业双塔食品(002481),疫情并未对其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且植物蛋白肉已经纳入公司的发展战略中。最新消息称,双塔食品已经成为“人造肉巨头”Beyond Meat的供货商,双方签署了85%豌豆蛋白销售合同,首批豌豆蛋白采购量为62.83万磅(约285吨)。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双塔食品欲借力Beyond Meat试水“人造肉”,但目前国内的“人造肉”技术仍处在起步阶段。
非常时期 线上业务仍在摸索阶段
为了自救,企业开始出台举措和方案,机动灵活地适应疫情的变化。
不管品牌的经营策略还是发展模式,“星期零”都在复工的第一时间做了相应调整。近日发布的“联盟餐企战疫计划”就是调整的环节之一。据悉,该计划会公开招募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向其直接捐赠人造肉,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安心吃肉”。
让Vivian意外的是,这次疫情也给公司带来了一些新关注:原先合作的企业不但没有退单,还表示复工后将会把植物肉产品作为重点项目来宣传。当前,公司也开始转变发展模式,除了B2B业务,还大力拓展B2C业务。“星期零”已联合米其林三星主厨,共同研发人造肉外卖套餐,推向终端消费者。Vivian表示,以往企业产品多直接销售给餐厅,未来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在电商平台上直接购买到植物肉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也将会拓宽,目前仍在摸索阶段。
在缺少人员、物资不畅的非常时期,鸿昶生物提出,一方面要在保障现有客户的订单的情况下,缩减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还会积极和供货机构保持沟通,随时更新供货信息。邱浩宸认为,终端公司应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机动地应对新变化和新局势。如果中下游经销商企业提前布局了线上销售,日子会“好过”一些。否则,盈利将大受影响。他表示,未来线上电商将成为鸿昶生物计划布局的方向之一。据悉,鸿昶此前并没有完整的电商体系规划,当前搭建线上销售业务的事宜仍处于规划中,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近几年,多个跨行业社会机构看好植物肉行业,希望与鸿昶生物达成合作。邱浩宸表示,受疫情影响,扩大植物肉生产线规模的计划也将因此延期。一旦恢复正常,企业将投入人力和物力扩充目前的植物基生产线规模,增加相关的研究经费,解决国内植物肉面临的“风味”“口味”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对于“人造肉”的接受度和普及度较低,整个产业尚待开发。想要持续“热”下去,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产品还需要在口感、包装、营销以及价格等各个维度给予消费者强有力的购买理由。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植物肉与国人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植物基食品推广较慢。对此,朱丹蓬认为,大概五年后,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以及消费端都会发展得比较成熟,从长远来看,人造肉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虽然植物肉的研发仍然处于发展研究阶段,但未来的竞争将会很激烈。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植物肉一旦得到消费者认同,届时就会有更多的品牌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