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台首页 养生资讯 食疗养生 运动养生 理疗养生 母婴常识 中医偏方 健康商城 |
养生资讯 | http://www.hyyqt.com#http://www.zhongshijiankang.com |
如何蒸螃蟹?教你蒸螃蟹3个小窍门【烹饪技巧】
发布时间:2025/4/15 0:55:40 发布人:我爱养生 点击:74
螃蟹是人间美味,学会蒸螃蟹是吃货们必学的技能之一。如何蒸螃蟹呢?你可知不是每个人都能与美味“结缘”。螃蟹因性寒和胆固醇高,不适宜脾胃虚寒或胆固醇高的人群食用。想要健康吃螃蟹,学会蒸螃蟹很重要。 如何蒸螃蟹?教你蒸螃蟹3个小窍门 吃螃蟹,最爱的就是那一口鲜美!清蒸最能保持肉质的鲜甜和原汁原味,是做螃蟹的最佳烹调方式!想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多吃一点,可以适当运用姜丝、蒜蓉等具有一定驱寒消滞药用功效的辛辣食材,搭配一起清蒸;或在煮蟹时加入黄酒,既保持了蟹肉的原汁原味,又不至于太寒。别忘了,调一碟辣椒醋当蘸料,味道鲜得不要不要的。吃蟹后如果感觉肠胃不太舒服,可以喝上一碗姜汁饮料暖胃,很快就可恢复。 蒸螃蟹的3个小窍门 蒸出美味螃蟹有3个小窍门,喜欢吃螃蟹的你赶快学习学习吧! 1、首先,给螃蟹来个盐浴,用盐水把螃蟹泡半小时,这样,可以吐出螃蟹体内的一些脏物,而且这样蒸出来的螃蟹肉质更嫩,味道更鲜。 2、泡完之后还得搓个澡,用一只废旧的小牙刷把螃蟹盖,螃蟹腿周围都刷干净,这样吃起来更卫生一些。 3、上锅了还得让螃蟹来个舒服的姿势,躺着蒸。把螃蟹大肚朝上,这样蒸,螃蟹腹部充分接触蒸汽,可以杀菌消毒,螃蟹熟得也快。另外,这样蒸出来的螃蟹不容易掉爪,蟹体完整,色泽红润明亮,这样上桌才有食欲! 蒸螃蟹美味食谱大放送 食谱一、黄酒蒸螃蟹 主料:螃蟹6只 调料:黄酒适量 鲜贝露调味汁适量 姜适量 醋适量 糖适量 芝麻油适量 棉线适量 做法:1.准备好螃蟹;2.螃蟹用清水浸泡一下,再用刷子把螃蟹洗净;3.准备好棉线,捆扎螃蟹;4.全部捆扎好;5.锅里放入大半碗黄酒,加些水,姜片,放入蒸屉;6.螃蟹放在蒸屉上,蟹底朝上,开火;7.隔水中火蒸10分钟左右,关火,焖3分钟;8.取出剪去棉线,摆盘;9.用鲜贝露调味汁,姜末,醋,糖,芝麻油等自己喜欢的调料调成蘸汁,即可食用。 食谱二、古法糯米蒸蟹 主料:螃蟹150克,糯米400克,上汤800克。 调料:盐2克,料酒10克,大葱5克。 做法:1.将螃蟹清洗干净,用盐水泡2分钟;2.葱洗净切细末;3.将糯米淘净,沥干水分,放入用老母鸡、火腿煲煮的上汤浸泡一小时;4.糯米同螃蟹一起摆在盘内,入蒸锅用慢火蒸20分钟取出,撒上葱末即可。蟹肉和蟹汁的鲜美渗入糯米饭中,鲜味十足。 食谱三、南瓜咸肉蒸蟹 主料:南瓜300克,梭子蟹1只,咸五花肉60克 调料:生姜、小葱适量,料酒、蒸鱼豉油、食用油适量 做法:1、将南瓜去皮去瓤后,切成约长10厘米、6-7毫米厚的南瓜片,将南瓜片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摆盘,摆成类似花朵的形状,咸肉切成2毫米左右的薄片,铺放在南瓜上面;2、将蟹洗净后揭开蟹盖,除去蟹腮,斩下蟹钳用刀背拍裂,蟹身切块备用;3、将蟹块整齐排放在咸肉上面,中间放些姜丝,淋上一大勺料酒后放上蟹盖,蒸锅水开后将蟹放进去,大火蒸12分钟左右,关火闷5分钟;4、取出后撒一把葱花,加一勺蒸鱼豉油,将食用油烧热后均匀地浇在蟹上,激出香味后即可食用。 |
相关信息
○ 冷敷和热敷的具体区别是什么【中医常识】○ 中医食疗:胸闷气短吃什么食物好?【中医常识】○ 男性应该如何补肾强肝?运动可以吗?【中医常识】○ 冬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做好这四点远离疾病【体质养生】○ 内伤是什么?可从中医和古代两方面了解【中医常识】○ 儿童套餐热量超标将罚款【饮食资讯】○ 山楂的四大功效 山楂可祛斑瘦身【中医常识】○ 丰胸运动有哪些?这三种可常做【中医常识】○ 中指长痣代表什么?中指长痣意味着什么?【中医常识】○ 带鱼怎么洗才干净?推荐几种清洗的方法【烹饪技巧】○ 如何做出健康的煎炸食物?【烹饪技巧】○ 阴虚火亢型早泄有什么症状?怎么调理?【体质养生】○ 减肥需要记住这四个要素○ 缓解膝盖痛----掌灸穴位,疗效神奇到尖叫!【体质养生】○ 怎样自制冻豆腐?红烧冻豆腐怎样做好吃?【烹饪技巧】○ 煮饺子怎么煮不破皮?【烹饪技巧】○ 减肥后,全身皮肤松弛该怎么办?【中医常识】○ 脾湿“生百病”! 祛脾湿必知“三板斧”【体质养生】○ 常见血管膨胀因素○ 跑步能排毒吗?跑步排毒需注意什么【中医常识】○ 炒菜时3大致癌隐患【烹饪技巧】○ 用微波炉热牛奶可取吗【烹饪技巧】○ 男生皮肤松弛该怎么办?皮肤松弛怎么缓解?【中医常识】○ 肾虚的症状有哪些?肾虚有哪些较为明显的症状?【体质养生】○ 4个食油错误招来癌症危害【烹饪技巧】○ 婴儿皮肤过敏如何治疗以及如何预防【中医常识】○ 经络排毒时间,教你对应时间选择养生方法【中医常识】○ 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具体有这3个原因【中医常识】 |